焦灼

焦灼

《1》焦灼就像毒藥一般

《2》原生焦灼

 

焦灼。戀人感到前途未卜,生怕遇到不測風雲,擔心自己被傷害、被遺棄,害怕有什麼變化──他用焦灼一詞來表現這一情感。

 

1

今晚,我獨自回到旅館,那一位準備晚一點回來。心中便有了焦灼,就像毒藥已經準備好了似的(嫉妒,被拋棄感,坐立不安);胸中的焦灼在積蓄等待,只消一會兒工夫,便會以合適的方式外露出來。我「鎮定地」揀起一本書,服了一粒安眠藥片。偌大的旅館,寂靜中透出回籟,冷漠而又呆板 (什麼地方的浴缸在排水,發出咕嚕聲,聽起來那麼遙遠 );房間裡的陳設和燈光都那麼死板板的,沒有一點點人情味可以讓人溫暖一點(「我冷,咱們回巴黎去吧」)。愈加焦灼起來;我注意到了這個心理變化,就像蘇格拉底在喋喋不休(我正在讀),覺得毒藥開始在體內發作起來;我聽得見它漸漸湧上來,像是帶著一副漠視一切的神情,與周圍的一切相呼應。

 

2

精神病患者生活在恐慌中,生怕自己徹底崩潰 (形形色色的精神病症只不過是對這一崩潰的自我保護 )。但「從臨床角度來說,對崩潰的恐懼實際是對已經體驗過的崩潰的恐懼(原生焦灼)……所以有時需要讓病人知道對崩潰的恐懼正在毀掉他的生活,而他擔心的崩潰已經發生過了」 (維尼考特語 )。戀人的焦灼似乎也是一回事:害怕將要經受的悲哀,而悲哀已經發生了。從戀愛的一開始,從我第一次被愛情「陶醉」起,悲哀就沒有中止過。最好有人能告訴我:「別再焦灼不安了──你已經失去他/她了。」

<<

>>我已經失去最愛的妳了

>>我已經失去最愛的妳了

>>我已經失去最愛的妳了

>>... ... 我這樣重覆試圖說服頑強的自己

>>美軍開打了

>>窗外持續下著雨滴

>>我獨自面對著冷漠的電腦

>>地球仍舊孤獨的轉個不停 ... ...